9月17日学术报告:肾清除型荧光纳米团簇探针与生理屏障的相互作用

报告人:谭悦 副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

报告时间:2025917日下午14:30开始

报告地点:嘉锡楼413会议室

     个人简介:

谭悦,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广东省功能分子工程重点实验室,副教授,博士生导师。2016年在福州大学获得分析化学硕士学位,2020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博士学位。2021.5-2025.3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唐本忠院士课题组及香港理工大学黄维扬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20253月加入华南理工大学刘锦斌教授课题组,任副教授,博导。教育部博士后海外引才专项(2024)获得者。

主要从事生物成像探针的研究,一直致力于肾清除型荧光纳米探针与生理屏障相互作用的研究。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含共一)发表 SCI 论文 10 篇,包括 Angew. Chem.(3 )JACSNano Lett.ACS Nano Anal. Chem.等;获授权发明专利1件。

报告摘要:

生理屏障是机体抵御外源性物质入侵并清除异物的防御性结构,在纳米探针的转运、靶向及清除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了解纳米粒子与生理屏障的相互作用,对设计高效、低毒的靶向探针具有重要意义。我们课题组长期深耕生物成像探针领域,一直致力于肾清除型荧光纳米团簇探针与生理屏障的相互作用研究。针对不同的生理屏障(如不可穿过的肝脏屏障、可穿过的肾脏滤过屏障及必须穿过的肿瘤组织渗透屏障),创新设计了超小金属纳米团簇的金属核与配体层结构,构建了系列肾清除型荧光金属纳米团簇探针,揭示了探针在不同生理屏障中的转运路径,开拓了将生理屏障从绊脚石转变为垫脚石的探针转运新思路,提高了探针对疾病的成像灵敏度。



Copyright © 2014 福州大学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教育部     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州大学     福大化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