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学术报告:燃料电池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其电催化机理研究

报告人:姜艳霞教授 (厦门大学)

时间:20181228(星期五)上午10:00

地点:福州大学旗山校区化学实验中心301

邀请人:食品安全与生物分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个人简介:

姜艳霞,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学士学位。1999年吉林大学化学系毕业,获博士学位。1999年至今在厦门大学工作,2007年晋升为教授。近年来研究工作侧重纳米材料、电催化和表面科学的交叉研究,致力于从原子排列结构层次和分子水平研究具有高活性的电催化剂对有机小分子氧化和氧还原的反应过程和机理。主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6项、纳米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已在包括Angew. Chem. Int. Ed.J. Am. Chem. Soc.Nano EnergyACS Catalysis 等期刊上发表 SCI 收录文章90余篇,为9本科技著作撰写9个专章。以第五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奖1项。于2005年起担任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编委,2010年起担任电化学期刊编委。2015-2018年担任中国电化学委员会秘书长。


报告摘要:

燃料电池作为一种可直接将燃料中的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发电装置,因其高效、清洁、无污染的特点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电催化反应主要是发生在催化剂表面,不同的电催化体系要求不同的催化剂,表面偏析处理可以改变双金属或三金属催化剂表面和次表面的结构,进而调变催化剂的性能。Pt基催化剂作为燃料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阳极氧化反应和阴极氧还原反应的催化活性与稳定性,以及燃料电池的实际应用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工作通过控制热处理和吸附物诱导法通过调控金属的偏析能制备出一系列具有特定表面组成和性质的电催化剂 Pt3Ni (Pt-skin)Pt3Ni (Alloy) Pt3Ni (Ni-rich)PtCo4.41 Pt3CoPt4.39Co,探讨了金属偏析机理;进而研究了上述催化剂对氧还原,氢氧化,甲酸氧化的构效关系。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是在电化学反应的同时,原位采集反应物种特定官能团的振动信息,可在分子水平揭示反应过程,推测反应机理,而对反应机理的深入认识是可控设计和制备电催化剂的基础。我们选用高性能的乙醇电氧化PtRh/RGO 催化剂,结合同位素示踪法和电化学原位红外光谱技术,研究了不同温度下乙醇的电氧化过程。


 


Copyright © 2014 福州大学 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重点实验室 版权所有


友情链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中国教育部     福建省科技厅     福建省教育厅     福州大学     福大化学学院